滑动,大笑,遗忘。 TikTok短视频、无休无止的Instagram视频流、奇怪的表情包和荒诞的视频充斥着你的屏幕。你称之为娱乐;牛津大学出版社则将其命名为"脑腐"(brain rot)——2024年度词汇。这个词完美诊断了一代人陷入无意义内容的困境——讽刺的是,我们觉得这很好笑。
但在这些笑声背后潜藏着更阴暗的一面:一种悄然重塑我们思维方式、注意力和世界认知的精神侵蚀。那么,"脑腐"是如何走红的?它又说明了我们与数字世界的什么关系?
让我们来看看这种"症状"。
本质上,"脑腐"指的是因持续消费低质量内容导致的智力和思维能力退化。想想那些看猫咪从柜台上摔下来的视频,或者人们无意义地模仿舞蹈动作的TikTok潮流。这就像数字世界的快餐——提供娱乐,却毫无营养。
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:"个人精神或智力状态的退化,特别是由过度消费(通常无用的)网络内容所导致。"几个世纪前,Henry David Thoreau就曾感叹他那个时代的"脑腐"现象。如今,社交媒体已将他当年的担忧变成了一场全面流行。
讽刺的是,尽管许多人承认其危害,却很少有人真正愿意停止刷屏。
"脑腐"这个词并不新鲜。1854年,美国哲学家Henry David Thoreau在观察到知识文化衰退现象时首次使用了这个词。当时,它指的是由无意义的闲谈和肤浅娱乐导致的智力衰退——听起来很熟悉,对吧?
时间来到2024年:"脑腐"完美概括了社交媒体成瘾现象。TikTok、Instagram和X(前身为Twitter)等平台通过源源不断的可刷内容,利用了人们有限的注意力。研究表明,这些平台优化算法就是为了让你上瘾。你刷得越多,他们赚得越多——而你思考得越少。
内容的重点已经从价值转向了传播性。随着互联网被噪音淹没,我们正在失去专注、投入和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。不过别担心——总有有趣的表情包能分散你对存在危机的注意力。
如果你认为自己对"脑腐"免疫,那就想错了。社交媒体通过持续的多巴胺反馈循环重新编程你的大脑——每当我们感到愉悦时,这种让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就会释放。每次看到有趣的表情包、收到通知或者被荒诞内容逗笑时,你的大脑都会给予奖励。
这种即时满足感会创造渴望。与阅读长篇文章或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相比,刷屏几乎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获得快速的娱乐体验。这就是为什么TikTok或Snapchat上的短视频比传统媒体更容易让人上瘾。你的大脑不需要思考,只需要反应。
神经学家已经证实,过度刷屏会削弱与批判性思维、记忆力和注意力相关的神经通路。你越沉迷于无意义内容,就越难以专注于复杂任务。你的大脑开始渴求简单化。
这就是"脑腐"。
如果"脑腐"对我们有害,为什么我们却如此乐于接受,甚至为之欢呼?答案就在互联网文化本身。对于年轻一代(Gen Z和Gen Alpha)来说,幽默已经演变成一种混乱、超现实的艺术形式,反映了他们的数字环境。荒诞的表情包、怪诞的TikTok视频和毫无意义的词语比如"skibidi"或"rizz"之所以盛行,正是因为它们违背逻辑。
"脑腐"式幽默在自嘲。这是数百万用户之间的一个内部笑话,他们都理解互联网的荒谬性。通过嘲笑"脑腐",人们在承认其影响的同时也沉浸在这种混乱之中。从某种奇怪的角度来说,这带来了解脱感——一种集体认知:是的,我们的大脑正在融化,但至少我们在一起。
正如语言学家和作家Albin Wagener所说:"'脑腐'的重新定义与互联网反文化有关。用户在展现对自己习惯的自我认知的同时,也将其视为共同经历来接受。"
对于互联网一代来说,'脑腐'已经不再是一个警告,反而成了一种荣誉勋章。
虽然"脑腐"看似无害,但其长期后果却难以忽视:
本质上,"脑腐"将我们降级为被动的消费者——无聊、焦虑且麻木。然而,当内容机器永不停歇时,要挣脱这种状态似乎是不可能的。
人工智能正准备放大"脑腐"效应。AI生成的内容已经充斥着数字空间——深度伪造、即时视频和算法优化的表情包。生成式AI的崛起承诺带来更快的内容,在你意识到想要什么之前就为你量身定制。
想象一下,你在滚动浏览一个无尽的个性化视频流,一切都感觉"恰到好处"。
AI将通过消除寻找内容所需的那一点点努力来增强"脑腐"效应。你的信息流将预测你的欲望,确保你比以往更长时间地保持上瘾状态。
我们会抵制吗?还是会任由AI将我们变成对多巴胺上瘾的僵尸?
幸运的是,"脑腐"并非不可避免。像任何坏习惯一样,它可以被改正。以下是方法:
通过采取这些小步骤,你可以重新掌控你的大脑——和你的时间。
"脑腐"这样的词汇凸显了技术与人性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。我们是会继续用思维来换取便利和娱乐,还是会找到在不失去自我的前提下与数字时代共存的方式?
明年的年度词很可能来自AI——"提示词"、"人机混合体",或者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词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:我们今天如何与技术互动,将塑造我们明天的思维方式。
"脑腐"可能是互联网最爱开的玩笑,但这并不好笑。我们之所以对荒诞内容发笑,是因为这比面对它的影响要容易得多。然而,意识到问题是改变的第一步。
社交媒体不会消失。表情包、病毒视频、它们带来的多巴胺快感也不会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向无休止的刷屏投降。通过选择如何消费内容,我们决定了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思考者。
所以,下次当你感觉到"脑腐"蔓延时,停下来。关掉应用。拿起一本书。开始一场对话。你的大脑会感谢你的——相信我,那些表情包明天依然会在那里。
恭喜,你看到了最后。你的大脑挺过来了。